首页

伊轩女王找奴

时间:2025-05-29 13:51:42 作者: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在清华大学开幕 浏览量:19579

 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(周昕)“筑光为梦矢志兴邦——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”(以下简称“展览”)开幕式28日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。

5月28日,“筑光为梦矢志兴邦——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”开幕式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。(清华大学供图)

  王大珩(1915年-2011年)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“拓荒者”,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获得者,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工程院院士,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。

  本次展览通过40块图文展板、13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及16个实物展柜,全方位展现王大珩先生的科学人生。展览分为“自强不息求学路”“筚路蓝缕铸光魂”“高瞻远瞩谋国策”“育才铸器光华夏”“白首同心为家国”“风范长留励后人”等板块,生动展现王大珩从清华学府逐梦、英伦深耕光学技术,到回国后在长春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、带领团队研制“八大件”与红宝石激光器等仪器,攻克“两弹一星”关键光学技术,再到1986年牵头提出“863计划”,1992年与其他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建立中国工程院,晚年力主自研大飞机等重大历程。

  展览还同步展出多组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展品,立体呈现王大珩先生的科研历程与精神脉络。从清华求学时期的成绩单,到带领团队熔炼出的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实物,再到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项目推荐信,实物以多元维度,串联起科学家王大珩与中国科技发展同频共振的人生轨迹。

 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介绍,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王大珩科学成就的致敬,更是对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传承与弘扬,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以王大珩先生为榜样,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

  作为中国光学教育的领航人,王大珩创办长春光机学院(现长春理工大学)等多所高校光学专业,推动光学工程成为一级学科,培养了包括王之江、蒋筑英、姜会林等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。

  “作为王大珩院士的一名学生,我受到老师30年的教诲。如今,作为长春理工大学的一名老教师,我亲笔撰写并宣讲王大珩的光辉业绩,深切怀念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尚精神。”8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长春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会林说。

  清华大学2023级物理系本科生叶贤梁在参观完展览后表示,自己要以王大珩先生为楷模,保持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,脚踏实地、心无旁骛读好书、做好学问、搞好研究。“王大珩先生用‘光’改变了中国,他的‘光’将永远伴随着我们。”

  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校史馆、档案馆、物理系,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,长春理工大学联合主办。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,将持续至8月底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香港生产力局:传统产业需推进生产设施及供应链升级转型 以科技带动产业创新

“革命何须问死生,将身许国倍光荣。”一封封家书、一首首诗作,如泣如诉……置身于渣滓洞“红岩红”沉浸式剧场,学员们跟随着话剧《黎明之前》的演员穿梭在场馆间,神情中满是敬仰,他们时不时用手机跟拍,仿佛重回那段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。

两会大家谈丨短视频冲击下的全民阅读:离书香社会还有多远?

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活动在福建永定开幕 现场签约3个台资项目

“要携手推进解决省际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短板。”中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周荣峰提出,要坚持公路建设“一张网”,建立基础项目清单,加快消除既有省际瓶颈,共同筹划“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”;坚持路网运行“一张图”,建立跨省、跨部门“多位一体”的区域路网运行协同联动机制;坚持协作共赢“一盘棋”,深化技术交流互鉴,发展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。

走进南昌利玛窦教堂:纪念东西方文化交流开拓者

今年,参赛者水平非常高,其中包括轮滑项目世界排名男子前30和女子前20的运动员,还有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参赛运动员近30人。此次比赛分为42公里全程轮滑马拉松、18公里、12公里和6公里轮滑马拉松。

最高法:贯彻从“治罪”到“治理”理念 促进森林生态有效修复

厦门11月13日电 (杨伏山 苏簪海)两岸施氏宗亲、专家学者、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13日相聚厦门,共同参加第六届厦门将军祠文化论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